(choyce育兒經)口腔期的分享


媽媽在一旁做家事,聽到爸爸對子鈞說:nono,不要咬東西!東西不要放嘴裡!口吻與態度與對小喬說話時如出一轍,當了兩個孩子的爸爸,似乎會搞不清楚不同階段孩子應該要有不同的教養方式。

雖然說要公平對待孩子,兩個孩子必須用一樣的標準要求,但是正值長牙與口腔期階段的子鈞跟有時候退化行為咬手或咬東西的子喬不一樣。

子鈞長牙時期必須咬東西磨牙,除了絕對不可以咬人以外,把東西往嘴裡放是很正常的現象。媽媽能做的就是確認家裡環境保持安靜,清潔消毒等功夫要做足,也要時時注意子鈞會不會亂撿地上不可食用的物品放入嘴裡!爸爸出聲去禁止子鈞咬東西,媽媽只好反問爸爸:那你要讓他咬什麼?這時期的孩子就是用嘴巴確認物品的形狀與顏色?~
(很神奇吧,專家認為小嬰兒的五感是融合在一起的,嘴巴不僅可以嚐味道還可以辨認形狀等等,眼睛跟耳朵的功能也不侷限在看與聽喔!這個特別的功能會在年紀漸長後漸漸消失。)

快三歲的子喬最近開始有倒退學習的行為,模仿子鈞咬東西或者吃手,有時候是有意識故意模仿弟弟,有些時候卻是不知不覺就把手指放在嘴裡。爸爸媽媽只能不斷提醒子喬不要這麼做,子喬故意做的時候還會挨媽媽彈手指,但是子喬無意識的咬手時,讓媽媽警惕:子喬最近遇到什麼不如意的事情嗎?還是子喬的口腔期沒有獲得滿足?

媽媽看到有網友阻止年紀比子鈞小幾個月的小bb咬東西,先不論該位媽媽用何種方式對孩子說明,才不會讓孩子心理留下創傷?!請先評估一下這時期的孩子咬東西背後的動機是什麼?如果0~18個月的孩子咬東西,應該是口腔期的自我安撫動作,小小嬰兒請讓他咬品質良好的固齒器,並且提供安全的環境。若是一昧禁止bb咬東西,沒有滿足孩子口腔期的需求,對孩子可能造成更深遠的影響。像子喬大一點的孩子可以用商量說明或者轉移注意力的方式勸阻。大人也要試著探索孩子咬手咬東西的背後有無其他意義?

網路找來的資料提供給大家參考:
何謂口腔期:
人格的理論中,在佛洛伊德的心理分析論中談到,在五歲之前是人格發展的關鍵期,在幼年時期,本我尋求快樂的衝動是集中在身體的某些部位:包括口腔.肛門及性器官,在這些期間,如果能夠滿足的話,對未來人格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假如不能適度獲得滿足的話,會使人格發展停滯在某一階段,而影響其一生的人格!

口腔期:0-1歲,嬰幼兒的原始慾望來自口腔的吸吮.咀嚼.吞嚥等活動以獲得滿足,假如在這一階段不能獲得滿足,則長大後會形成口腔性格,仍然會追求口腔快感,例如:吸煙.酗酒.咬東西.罵人等!

上 / 下一篇文章

臉書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