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教養大震撼IV-孩子說謊是為了取悅父母

延續這本教養大震撼:關於小孩,你知道的太多都是錯的!

第四章 說謊:父母如何不知不覺鼓勵說謊?(四歲兩小時撒一次謊,六歲每小時一次。七歲仍在說謊,就會繼續說謊。)

說謊這是個連爸爸媽媽都無法保證自己不會說謊的大主題,當才四歲的孩子開始編造謊言,爸爸媽媽們應該怎麼看待說謊這件事?事實上,百分之96的孩子都會說謊,當爸爸媽媽的你對孩子的謊言依然爆跳如雷嗎?那麼爸爸媽媽們,你有沒有對著孩子說到做不到的承諾呢?對孩子來說,爸爸媽媽的公然說謊對孩子的傷害更深遠,事實上,孩子說謊泰半是因為父母的直接間接鼓勵下造成的必然結果。

作者說:大家都以為誠實是小孩的最高品德,撒謊卻是認知與社交技能高人一等的表徵。撒謊所須的認知能力及社交技巧,是說實話時根本不需要的。參與研究的博士表示:說謊是兒童大腦發展過程的重要里程碑。這本書大膽指出:特別早就開始說謊的小孩或者特別早就懂得不露出謊言破綻的小孩,在各種製力測驗學力測驗的表現都比較好。博士們表示:撒謊跟聰明有關連,雖然還是必須糾正。這篇論點還被台灣的報章媒體大肆討論,媒體斷章取意的說:說謊的小孩才聰明?!

子喬前幾天回台南吃了許多正餐以外的點心,最後到正餐就抬出:媽媽我肚子痛,來躲避媽媽頻頻勸進多吃點正餐。我一開始相信了子喬,卻在接下來兩天不斷聽到肚子痛的論調出現,當我意識到子喬拿肚子痛來躲避正餐,我非常的生氣明白表示我絕對無法接受裝病這件事情,只要說自己生病,爸爸媽媽就要帶子喬去看醫生,也當下告訴子喬沒有機會再吃任何零食,因為零食會讓子喬肚子痛到不能吃正餐。子喬被媽媽的爆怒感到害怕(失去媽媽的信任),也對看醫生這件事情感到畏懼(承擔說謊的後果),最重要的是不能吃零食這個處罰(剝奪喜歡的享受)對子喬來說是很大的刺激。隔兩天子喬早餐吃不下了,好好的說:媽媽我沒有肚子痛,但是我吃飽,吃不下了。

爭加處罰的威脅,只會讓孩子超級警覺自己個人可能要付出的代價。這樣反而讓孩子沒有辦法去想:他說謊對別人會有何影響。許多研究都發現,生活在頻懲罰環境中的孩子並不會較少說謊。他們只會在更小年紀就學會把謊言說得更好,比較少穿幫。所以跟孩子說:說實話爸媽才會快樂。

塔娃兒博士說:爸媽既需要教小孩誠實的價值,也需要教小孩說謊是不對的,兩者缺一不可。孩子越常聽見就會越快銘記在心。

除了孩子想要討大人歡心才說謊的動機外,大人的身教也是另外一個驅動孩子說謊的主因。爸爸媽媽要求孩子要假裝喜歡禮物要學習對自己不喜歡的東西讚美,要練習對喜歡或者不喜歡的人微笑。善意的謊言對大人來說是禮貌,對孩子來說那只是另外一個謊言。因為孩子還不懂得分辨說謊的動機(善意禮貌的謊言與掩飾過錯的謊言),越小的孩子面對大人的不誠實受到的驚嚇越大。

其實說謊就是一種社會化的表現形態,有些自閉症的孩子就是無法判讀他人的情緒與表情,也不懂得說謊與善意的謊言,他們直接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描述(這個阿姨好胖喔!那個阿嬤好老喔!這碗麵好難吃喔!),這樣的誠實往往會讓場面尷尬,但是孩子確實是誠實的表現啊!大人應該指責孩子的誠實還是讚美孩子?自閉症的孩子們必須經過專業治療師的引導,學習判讀人們的表情與情緒反應,這是不是也是一種說謊話的練習?

作者說小孩來告狀,大人要求小孩要”學會自己處理”,大人說”你自己去解決”的回應,等於告訴孩子不用跟大人說真話,反正大人不想聽。這也是變相要求孩子不要跟大人說實話。子喬來告狀子鈞的惡行,我應該要把手上的工作放下,好好聽完子喬的描述事件來龍去脈,不加任何評判的語氣鼓勵子喬多描述一些事情發生的經過,也等於帶著子喬重新檢討一次整個事件,子喬一邊描述一邊回想也等於自我檢討一番,最後我問子喬:那你覺得應該怎麼做才會比較好呢?你的判斷呢?子喬最後告訴我他要修正一下方式,媽媽只負責點點頭說:去吧!子喬蹦蹦跳跳得離開去找子鈞商量兩個人都可以進行的遊戲。

作者最後分享自己也曾經不小心設計了情境讓小孩不得不說謊,當小孩犯了錯,大人一開始就以質疑的口氣直接宣判孩子的罪刑,反而逼得孩子睜眼說瞎話:不是我做的!作者分享,正確的做法應該直接說:小朋友你別在桌上亂劃喔!然後拿起報紙報紙給孩子畫,並且直接把汙漬擦掉。博士說:爸媽經常設計小孩,故意陷其於一個讓他想撒謊的處境,來考驗他誠不誠實,這是沒有必要的。

孩子的說謊是大人有意無意造成的,那麼大人對於孩子說謊的處理方式是否應該要修正呢?坦然面對孩子的謊言,聽聽孩子說謊的動機,鼓勵孩子說出實話,即使說實話也不會受到責罵。也要誠實告訴孩子有些實話不能大聲說出來,因為有些人聽到實話不開心。如果說謊無關對錯,只是要注重他人感受,那麼孩子會知道善意與非善意的差別嗎?

事實就是,你想要社會化讓群體接受自己,你就必須學會妥(ㄕㄨㄛ) 協 (ㄏㄨㄤˇ)。

上 / 下一篇文章

臉書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