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教養大震撼VI-兄弟姐妹相處的關鍵?!

可喜可賀的,本書終於完成一半的心得分享,每天晚上看著書打瞌睡還要拼命清醒過來寫網誌也很不容易啊!讀了一半的書籍越來越發現,作者引用各種專家學者的研究篇幅越來越多,究竟是作者不想把話說明白,所以拉著專家的研究背書?還是”教養”這個議題本身就是非常受爭議的題材,作者明哲保身不寫太白?說實話,即使如我消耗書籍的快速度,這本書的每個章節我都要認真讀上兩三遍以上才能寫出自己的心得分享,我也很好奇有這本書的朋友們對這本書的看法與想法,希望choyce拋磚引玉,可以看到朋友們也分享一些自己關於這本書的讀書心得。

最近很夯的教養書籍:教養大震撼:關於小孩,你知道的太多都是錯的!

第六章 兄弟姊妹:關係在弟妹出生前就決定了(佛洛伊德搞錯了,莎士比亞才是對的。兒童閱讀也有陷阱。)

最近很受討論的CHINA ONE,說的是中國在1970年中段開始執行一胎化政策,30多年下來,中國一胎化造就了許多獨生子與獨生女。這些獨生子女獨特的現象(過於受寵、無法獨立自主、抗壓性差、挫折忍受度低,甚至連出國留學都要帶著傭人隨行)。全球普遍的現象,生產高齡化,生育率節節降低,人們選擇不生小孩或者只願意生一個孩子就算有交代。要不要生老二老三是另外一個艱深的議題。獨生子女是不是比有兄弟姊妹的孩子更不懂得跟其他人相處?獨生子女跟其他小孩有沒有不同?這些議題在全世界被認真討論著。

本書的作者強調:孩子從兄弟姐妹的互動中,學到的相處壞技巧也許與好技巧不相上下。

應該這麼說吧!如果家長沒有適當引導兄弟姐妹們和睦相處,兄弟姊妹之間的情誼不一定如想像中的美好。社會上也有許多案例,兄弟姊妹爭產或者大打出手,或者騙兄弟姐妹當保人,自己一走了之。甚至家長的偏心更加重了兄弟姊妹之間的間隙。我家有五個姐妹,五姊妹最常吐露心思的反而是自己的朋友而不是家裡的姐妹。以前經常打趣著勸說:生一個太少,連借錢都沒有對象可以借。事實上,兄弟姊妹之間能有金錢往來可是門大學問。有血緣關係的債務問題比沒有關係的還要難解。

作者表示:兄弟姊妹之間能不能和睦相處,關鍵在於老大與同儕之間的互動方式。如果老大會注意朋友們的反應並且視情況調整應對進退(或者說妥協),那麼家庭的第二個成員將會大大減少被老大欺負的厄運。反推回來,兄弟姊妹之間能不能和睦相處,重點在父母親有沒有妥善的教育老大與他人相處的方法。

用甚麼方式教育孩子要和睦相處呢?很多媽媽們都費盡心思閱讀繪本,帶領孩子們讀書中的例子借以講解相處得方式。書中的克拉瑪博士卻發現,有261本講兄弟姐妹的童書,從幼兒繪本到小三生的讀本裡發現,書裡的負面行為跟正面行為一樣多,雖然書本幾乎都是快樂結局,但是書本裡面充滿了爭吵、威脅、排擠、揶揄,也有分享、關愛、解決問題、接納得正面描述,書本裡的角色都有對罵、責怪他人、爭功諉過的情形。親子共讀卻讓孩子們發現:原來有這麼多跟兄弟姐妹的”方法”。好的壞的都被孩子聽進耳裡,這些繪本有沒有達到正面影響呢?

其實一本書(或者影片)要鋪陳最後良善的結論,一定會有高潮與低潮,一定會有壞角色才能凸顯好角色,也一定會有壞行為經過感召之後修成正果,這樣的對比才會有吸引人看下去的動機,只是這些好與壞的對比通通被孩子們吸收進去,孩子還無法過濾接收到的訊息好與壞(其實好與壞的界定者也是大人),很自然的會同時呈現各種接收到的訊息。但是父母親的反應是絕對的關鍵,看到不好的反應就要嚴正的指正,看到好的模仿就要適時給予正增強。讓孩子跟父母的互動中學習分辨書與影片中的行為適當與否。

克拉瑪博士認為:小孩如果沒有人教,兄弟姊妹之間也很難發展出和睦關係。應該少強調一點爭寵相嫉,多強調一點技巧養成。博士甚至認為:年齡差距不是最好的預測指標(兄弟姊妹相處得和睦與否預測)。最好的預測指標,就是兄姐與其好友之間的關係品質。

子喬子鈞之間良好的互動模式(絕大多數),幾乎都是媽媽無時不刻的觀察加上叮嚀。從子鈞在媽媽的肚子裡,子喬就被告知有個小BB會出現在這個家庭裡,媽媽利用各種機會告訴子喬:有個同伴渴望跟你有所互動,循循善誘教導子喬如何與他人互動的方式。把未出生的子鈞變成子喬最期待的禮物:一個同伴。等到子鈞出生以後,子喬跟子鈞的相處與互動,都是媽媽處心積慮設計而成,隨著孩子們年紀增長,媽媽出手的機率隨之降低,現在4Y3M的子喬跟2Y5M的子鈞已經可以自己找出最佳的相處模式和平共處。最明顯的是子喬與子鈞出門以後,兩姐弟分別在自己的班上跟其他孩子的互動,子喬很快照顧年紀小的同學,子鈞很快可以跟新朋友和平共處,媽媽不僅達到兩姐弟和睦相處的目的,也間接訓練兩姐弟跟其他同儕相處的方式。

所以我可以大言不慚的說:子喬子鈞良好的互動,都是媽媽這幾年累積下來處心積慮造成的。我也相信子喬子鈞往後與同儕的互動不用擔心會有太大的障礙。不管網友們生了幾個寶寶,你家的寶貝能不能跟其他人(不管是兄弟姐妹或者是朋友)和睦相處,父母親的教養才是關鍵。

上 / 下一篇文章

臉書留言